今天是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Rss订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健康教育 > 健康促进 > 详细

对待癫痫,请走出三个认知误区

发布时间: 2019-07-15 08:37 | 信息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郑小兰 陈燕惠 | 点击数: | 字号:

    “医生,我孩子这辈子完了,我也崩溃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人抱着一个约5岁的小男孩哭诉。

    “您的孩子是什么问题呢?”医生问。

    “我儿子可能是得了羊癫疯,这不是不治之症嘛。村里人都避着他,我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怎么偏偏碰上这个……

       “你先别激动,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我儿子上个月在看电视时突然翻白眼,牙齿紧闭,嘴唇发黑,双手和双腿绷直,还一直抖,我们怎么叫都叫不醒,捏他打他都没用。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后好像好了,不过他非常困,睡着了。醒来后好像跟没事一样。我想马上带他去看医生,可家里的老人说是这是魔鬼附身。请了神婆跳神,以为已经治好了就没再治疗。可好景不长,昨天,小孩在幼儿园里又发作了一次,把老师和同学们都吓坏了。老师要我把孩子抱回家,村里的家长都不让他们的孩子跟我儿子玩,怕这个病会传染。也有人说如果给孩子吃药,孩子将来会变傻......我现在都抬不起头来做人,怕孩子再发病,也不敢让孩子再去幼儿园了……”说着说着,这位妈妈又哭了起来。

    针对患儿妈妈的描述,医生给患儿做了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等相关检查,确定患儿得了医学上叫“癫痫”的疾病,即民间所说的“羊癫疯”。医生耐心地给患儿的妈妈讲解了关于癫痫病的基本常识,叮嘱她在认知上要走出三个误区:

    误区一:“癫痫”是魔鬼附身?

    所谓“魔鬼附身”的说法,是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时代,人们对疾病一无所知,便把病因归结为鬼神附体。这是错误的观念。“癫痫”这个病,虽然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的东西,但基本的原理已经明确了。我们的四肢和面部表情是靠人脑来控制的,癫痫发作就是人脑里面的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导致四肢和面部表情出现不能控制的情况。造成癫痫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族遗传、代谢异常、脑外伤或感染等,但可以确定这个病跟牛鬼蛇神没关系。

     误区二:“癫痫”是不治之症?

    “癫痫”并不是不治之症,现有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特殊治疗等,其中抗癫痫药物治疗是主要方法。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使80%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虽然民间也知道吃药可有用,但他们往往认为吃药就得吃一辈子,不但损害孩子身体,还会使孩子变傻,因此往往选择不吃药。这种错误观点真有可能害了孩子。因为癫痫如果没有控制,孩子的认知功能受损,孩子变傻的可能性更大。对医生而言,一般首选药物治疗,看看孩子对药物的反应,如果药物可以控制症状,仍需持续吃药,2~3年没有发作后评估孩子的脑电图,确定脑电图没有问题,也没有导致癫痫的病因就可开始停药。停药后的头几年,要定时复查脑电图,如果脑电图正常,孩子又没有临床发作的征象,一般就不再服药。因此,并非像民间所说的吃药就得吃一辈子。从90年代开始,出现了很多种新型抗癫痫药,这些药的副作用比传统药物少,有的对认知功能甚至有帮助,所以不要因为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接受治疗,这会害了孩子。

    误区三:得“癫痫”的孩子只能关在家里?

    这种病不具备传染性,跟孩子接触的人不会得这种病,这类孩子,只要症状得到控制,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只不过你必须告诉学校的老师孩子的病情,发作时该怎么办,让老师心里有个底,相信老师们都能够理解并给孩子恰当帮助。家长自己也要学会如何处理突发情况。

       孩子癫痫发作的时候,家长要保持镇定,帮助他平躺下来,侧卧,以利于口中的分泌物或残留物流出,以免呛到。同时移开旁边的障碍物和松开衣物,制造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一般病人很少会咬到舌头,所以不要拿手指或其他东西塞入病人口中。一般只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他停止发作,一是他自动停止,二是靠药物,任何其他行为如呐喊、捏、打、掐人中都是没有用的。不过有一点你必须记住,一般发作五分钟以内会自动停止,如果发作时间比平常长或持续10分钟以上还没停止,你应该尽快送医院用药物控制。

       听完医生的解释,患儿妈妈心中大石似乎放下不少,她谨遵医嘱,一顿不差给孩子服药,自从服药后 ,孩子就没再发作过。但医生还是一再告诫妈妈,就算没有发作,也不可自行停药,要遵医嘱定期检查、监测脑电图、调整药物,确定大脑已经没有那种“痫样放电”了,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药,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可预知的大发作,到时要想再控制就难了。

       患儿妈妈对医生的话深信不疑,3年下来,小男孩除了需要按时服药外,跟正常的孩子一样活泼、聪明、可爱。医生给小男孩再次做了个脑电图,确定可以开始停药后,才让妈妈开始给孩子慢慢减掉每次的药量,半年后药量减完。经过多年随访,患儿没有再发作,而且智力也跟正常的孩子一样。这个病没有剥夺本该属于他的童年生活。

       所幸,患儿妈妈没有听信家中老人的话,勇敢地把孩子病情告知医生,让孩子得到及时的治疗;所幸,患儿妈妈谨遵医嘱,坚持让孩子服药,让孩子得到规律性的治疗;所幸,这个小男孩没有因为这个病失去原本该属于他的美好生活,他仍然是父母心目中那个可爱的小男孩,仍然是老师眼中那个活泼的小男生,他和每个健康成长的孩子一样融入了社会生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郑小兰  陈燕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