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医护人员下乡义诊成为福建卫健系统的一项优良传统,给基层群众带来了便利。但参加义诊的医护人员囿于携带诊疗设备有限,现场只能做一些初步的“人”检。若有疑似病症,群众仍需到医院进一步接受精确的“机”检。
2月25日,随着我省“移动医院”项目启动,下乡义诊迎来了升级版——由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第一医院、口腔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妇产医院,省儿童医院等7所省级医院组织的共约100人的医疗队伍,携移动医疗服务车,分两路赴宁德市寿宁县、霞浦县和三明市沙县区、尤溪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巡诊。
2月25日,福建“移动医院”项目启动,医护人员集结出发。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更好下沉共享,助力解决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我省在坚持多年下乡义诊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推出“移动医院”项目的初衷。今后,升级版下乡义诊将逐步实现常态化。那么,它究竟给基层群众带来什么变化?记者跟随医疗队展开调查。
“像搬来了一座医院”
2月25日,当“移动医院”车队抵达巡诊首站——宁德市寿宁县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诊现场时,候诊人群中发出一阵嘈杂声:“省里的医生来了!”
那是在午后2时许,暖阳高照,地面实时气温将近20摄氏度。从当地以及周边乡镇涌来的群众,几乎把义诊所在的老县委广场挤满了——大家边晒着久违的太阳,边好奇地打量着车队中徐徐展开的那些“方盒子”。
“那不是CT机吗?”有人眼尖地认出了一个“方盒子”里面的东西,“今天在这里就能做CT?”
随车医技人员笑着点点头:“是的。医生如果认为有必要,现场就会开检查单,您拿着检查单过来这里检查。”
患者在移动CT车内进行检查。
这次我省“移动医院”的巡诊,不同以往“只出动医护人员”的传统模式。装备精良的省立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门诊车、医技保障车、移动CT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移动CT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口腔诊疗车首次随队出征,开到基层群众的家门口配合检查。
每到一处,CT、超声、心电图等设备都全部开张,血常规、生化等相关常规检验项目也强势助力,半小时内即出检测结果,大大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感。
“以前看义诊都只能看一半,如果要进一步检查,就得另外找时间。这次义诊,像搬来了一座医院,不再是‘半拉子工程’了。”村民廖波说。
当天下午,他从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陈兴泳手里拿到颅脑CT检查单,到移动CT车内完成扫描检查,等待约15分钟便拿到检查报告,又返回义诊台进行复诊确诊,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而同样在这一小时内,他的母亲完成了乳腺彩超和血液生化检查。
医疗设备的“助攻”,让医患双方都真切感受到“移动医院”服务的精准度。前往三明巡诊的医疗队,在4场义诊里利用移动口腔车完成了10多台简易口腔诊疗手术,利用移动CT车为100多人做了CT检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郑丽仙介绍,仅在她开出的CT检查中,首诊就筛查出2个甲状腺明显肿大致气管受压、1个肺部占位病变。有一位被筛出甲状腺肿瘤早期的患者,在听完医生的相关疾病科普和建议手术方案后,当即鞠躬感谢:“我这就回家收拾行李,明天就去大医院准备手术。”
据统计,此次义诊,两支医疗队伍奔袭1100多公里,辗转8个义诊点,累计服务群众5340余人次,举行病例讨论222次、业务培训397次、学术讲座19场次,完成教学查房数176次,协助上转患者128人(其中,上转至省级医院81人)。
“‘移动医院’贵在精准。”省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以后每次下乡,我们都将根据当地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或符合区域发展的医疗健康需求,选配慢病肿瘤移动早筛车、儿科移动医疗车、眼科移动医疗车、口腔移动医疗车等,组成移动的‘慢病筛查医院’‘儿科医院’‘眼科医院’‘口腔医院’,到群众家门口提供更周到的医疗服务。”
“不能让病人等太久”
“明早7点整出发,前往寿宁下党乡。”2月25日晚上9时,在宁德巡诊的医疗队员们接到群通知。彼时,他们刚开完当天的工作小结会。大家匆匆回到各自房间,早早入睡。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多年来,我省的下乡义诊基本都选在周末,出诊医护人员早已养成“起得比工作日早、干得比工作日晚”的义诊习惯,他们坐大巴时极其安静——全在补眠。
2月26日上午8时20分许,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陈婷,一下大巴就跑向工具车,从车里拽出一个大行李箱,拖到义诊台后面。
“基层的耳鼻喉科病人很多。每次义诊,当地卫生院的器械都不够用,现场又不方便消毒,所以我也会自备一些。”她蹲在地上,拉开行李箱,掏出两大盒门诊器械、一大盒压舌板放到桌面上。一抬头,看见一个患者坐到义诊台前,她赶紧把空行李箱踢到桌底,并用最快的速度穿好隔离衣,也不管既定的义诊时间还没到,便大声招呼了一声:“来来来,看诊了!”
义诊台附近有一段台阶,近中午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坐了下来。
她的举动立刻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老奶奶不懂得说普通话,在志愿者的“翻译”下,医护人员得知,老人家99岁高龄了,胳膊酸痛,想找医生看看,但现场人多队伍长,她不想费劲去找骨科义诊台,干脆坐下来等。
省立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许玮闻讯后,匆匆穿过人群,来到老奶奶身边,一边轻柔地为她检查身体,一边称赞她:“您还可以自己拄着拐杖出行,真了不起!”老奶奶听得笑眯眯。
在下乡义诊这场医患“双向奔赴”中,医护人员是长途跋涉的那一方。
2月26日清早,三明山区大雾弥漫,高速路口临时封闭,让原计划走高速去沙县夏茂镇的医疗队员犯了愁——雾散不知道要等多久,去晚了返程就迟,又耽误下一场义诊。
“咱们改道吧,不能让病人等太久!”医疗队领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程波决定。于是,车子掉头改走省道、县道,顺利抵达俞邦村,最终按时完成了计划中的入户诊查。
“不能让病人等太久!”这句话也从省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朱鹏立口中说出过。
省立医院援建下党乡的“健康小屋”启动已两年,乡镇卫生院以其为平台完成了当地常住村民的健康档案创建。当天在“健康小屋”,朱鹏立提出建议:“下党乡常住人口只有2000多人,但是每年来此学习、培训和旅游的人多达50万~80万人次。对于前者的健康保障,我们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帮助卫生院在做好签约建档的基础上,通过‘健康小屋’一体化体检、定期回访等方式把群众健康真正管起来,让群众更有获得感;而对于后者,我们也将同基层一起努力,以流动人口数量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为标准,来建设和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尤其是提升患者在到达县总医院之前‘一小时’内的急救能力。”
在义诊现场,医生们会临时发起“桌边会诊”;在巡诊医院,他们会免去客套礼节,在医院大门口直接认人、分组,直奔病区查房;在晚餐桌上,他们会吃着吃着就开始讨论病例……
“这是一次不同以往且意义非凡的医疗下基层活动,它砥砺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关心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发扬苏区医疗卫生工作‘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守护人民健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陈志华在行医日志中写道。
“全力帮助他们变强”
让更多基层患者留在县域内看病,是我省多年来下乡义诊的坚持所在。
近几年,我省下大力气提升县域医疗能力,目前全省已有超过95%的县域医学影像等六大中心建成投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覆盖所有县域,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逐步整合优化和共享。2020年全省基层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6.27%,较2015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
寿宁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曾小明告诉记者,去年,该县总医院诊疗量逾68万人次,同比增长7.74%;全县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57%,超过了预定目标。但基层人才缺乏、诊疗能力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新启动的“移动医院”项目,能不能缓解这种情况?
记者发现,除了医疗设备随行,这一次的“移动医院”巡诊中,还有一个首次开诊的学科令人印象深刻——全科医学科。
每场义诊,全科医学科义诊台前的队伍都是最长的。以2月26日下党乡的义诊为例,当日上午8点20分到11点30分,3个多小时里省立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郭太林看诊不停,手边的水仅喝了两口。他的临时助手——下党乡卫生院医师胡俊康既当“翻译”又陪诊开药,连水瓶盖子都顾不上拧开。
这对搭档一早上都看了哪些患者?耳背的、头晕头痛的、失眠的、盗汗的、胃溃疡的、脚肿的、“三高”的、骨质疏松的、慢阻肺的、心衰的、各种结石的……患者的年龄从20出头到85岁以上不等。
基层常见病患者多,为什么还需要安排省级专家下乡义诊?郭太林解释,他来的目的并非完全是“给患者看病”,而是“教基层医生怎样更好地给患者看病”。几场义诊中,他从查体到询问再到开处方,一一亲自示范。2月27日中午,结束了霞浦县长青镇义诊后,他还去了趟长青中心卫生院,到患者床边做教学查房。
“全科医生是基层诊疗能力提升的主力军,我们将全力帮助他们变强。”他说。
这让贴身跟学的基层医生们受益匪浅。“其实,来看病的绝大部分患者,我平日在卫生院都看过。但今天省级专家的示范,让我明白了必须在诊疗细节和服务理念上狠下功夫,才能像省级专家这样获得基层患者的信任。”胡俊康说。
而经过省级专家看诊后,很多患者也坦言:“专家说我这个情况,在县医院看就可以了,没必要往大医院跑。”
“移动医院”项目,只是让基层诊疗能力“变强”的途径之一。
去年8月,我省出台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2021—2025年),支持全省59个县域综合医院重点开展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呼吸诊疗中心、创伤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提高县域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辐射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能力。省卫健委还指定了省级和厦门市级综合实力较强的8家三级医院采取组团式“院包院”或“院包科”帮扶、托管、领办等方式,对口帮扶25个薄弱县(市)综合医院。
今年以来,省卫健委联合省乡村振兴局制定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省卫健委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依托三级医院对口帮扶,我省将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缩小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的目标。
读观点: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质量补充
记者 储白珊
两天辗转4个县区,8场义诊场场爆满,基层群众、医护人员好评如潮,令人在欣慰之余,更期待“移动医院”项目越来越好。
当前,我省“移动医院”项目与千名医师下基层等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了有机结合。省卫健委指派有关医疗机构出动紧急医学救援队移动医技设备,使得基层患者在义诊现场就能实现就诊闭环。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打造“移动医院”品牌,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将“移动医院”延伸到基层的每个角落。
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是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高质量补充。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优化顶层制度设计,选优配强专家技术力量,配齐诊疗设备和药品。比如,建立常态化巡诊制度,针对基层薄弱的妇产科、儿科、精神科、影像学等专科,在满足义诊所需医护人员的同时加派专家深入县总医院,进行教学查房、病案讨论甚至开展示范手术,加大对基层医院的业务指导、技术帮扶力度。又比如,与企业合作设计出适合基层路况、适应山区等环境的“四病四癌移动早筛车”、眼科移动医疗车和口腔移动医疗车等,探索我省医疗专用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确保“移动医院”项目常态化开展。
优质医疗资源要实现精准下沉,尚需彻底扭转基层“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基层医疗机构的“造血”能力。借助当下信息化建设跃升和省级医院“包干”式帮扶,加大技术帮扶力度,让基层更加融入,促使基层彻底摒弃“多来几个医生、多带点药来义诊”的观念,让基层医务人员在医联体、医共体的更高格局上找定位,运用“互联网+医疗”学习新技术、了解新项目,加快提升诊疗能力,发挥好基层群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优质医疗资源要实现精准下沉,更需要让县总医院真正发挥出县域龙头和中间枢纽作用。我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59个县(市、区)综合医院建成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呼吸诊疗中心、创伤中心等四大中心;25个薄弱县(市)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且其中50%达到国家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相当于三级医院水平)。但从此次巡诊来看,当前我省县总医院服务资源布局欠合理等问题还较明显,如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功能划分不清、医共体内的检验标本质控水平不够高等,这些障碍要快速扫清,才能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分级诊疗目标,让基层群众安心在家门口看病。
(《福建日报》3月4日第8版 记者 储白珊 通讯员 赖虹敏 实习生 潘怡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