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许鸿志:“忙到飞起,飞向新高度”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 : 2024-07-30 08:11

  □ 特约记者 陈静 通讯员 石青青

  近日,两大“金字招牌”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分别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在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许鸿志看来,这不仅是对科室前期工作的肯定,更代表了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如何当好闽西南地区消化内科的“带头大哥”,从“自身强”到带领“大家强”?主持科室工作的他,怎样带领团队“更上层楼”?这些都成为许鸿志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肠道微生态为突破 对抗“绿色癌症”

  时针拨回到2003年。那时,许鸿志刚从厦门大学医学院毕业,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工作中,被称为“绿色癌症”的炎症性肠病引起许鸿志的关注。这类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便血等为主要症状,患者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迁延不愈,尚无根治手段。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许鸿志所在团队以肠道微生态为突破口,开展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我从2012年开始关注肠道微生态研究,2014年开始运用肠菌移植技术治疗炎症性肠病,逐渐认识到,提升治疗精准度和有效率是技术突破的关键。”许鸿志发现,尽管国内外有关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缺乏标准化、精准化的诊疗模式。于是,他从疾病的发生机制入手,研究炎症性肠病的肠道菌群特征,试图捋清完整的诊治链条。

  他带领团队建立完善相关疾病的肠道菌群数据库,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逐步建立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并对肠菌移植的供体筛选、供受体配型、菌群提取及冻存移植、肠菌胶囊研制等全过程制定标准方案,形成精准化的菌群移植技术。这一成果填补了福建省该领域的空白。

  不久前,83岁的姜爷爷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治疗期间,出现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发生严重腹泻、肠功能衰竭,并对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命悬一线。许鸿志带领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精准化的菌群移植方案。姜爷爷口服特制液体活菌肠溶胶囊后,第二天病情就出现明显改善,一个疗程后,腹泻次数从原来的每天10余次下降至1~2次,感染得到控制,肠功能也逐渐恢复。经多学科联合诊疗,姜爷爷顺利康复出院。

  目前,许鸿志团队已对1000多名患者开展精准化肠菌移植治疗,相关疗法对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总体有效率可达76.3%;对中重度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治愈率可达89.7%。除了肠道疾病外,肠菌移植还可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精准化的肠菌移植治疗,为以往深受这些疾病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且见效快,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

  “临床治疗只是一方面,我们更希望的是,立足于临床需求,通过基础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建立早期诊断及风险预测模型,进而推动疾病的早诊早治。”坚持这样的信念,许鸿志带领团队逐步建立肠道菌群特征图谱,内容涵盖炎症性肠病、慢性乙型肝炎、结直肠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他们基于这一分类模型创建早期诊断与预测新方法,筛选适合人群进行精准化肠菌移植治疗。因“乙型肝炎病毒新变异及临床治疗预测的研究”,许鸿志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AI赋能诊断 让医生“开外挂”

  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内镜下早诊早筛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但消化道早期癌比较隐匿,内镜医师尤其是欠缺经验的基层医师往往很难发现。许鸿志将建立模型辅助诊断的研究方式应用于新的领域——人工智能(AI)辅助消化内镜诊疗,以此来帮助基层医师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

  然而,科研之路并不总是充满鲜花和掌声,许鸿志和团队面对的常常是大量枯燥乏味的工作。比如针对胃镜图片的数据清洗,需要先将模糊的图像人工剔除,把高质量的图片一张张筛选出来,为AI提供最佳的数据资源。

  “虽然很繁琐,但利用AI进行疾病的自动诊断识别,就好像给医生开了‘外挂’,我们能完成以前做不到的,或者能更高效、精准地完成工作。”许鸿志感慨道。

  通过建立高质量数据库,许鸿志团队结合AI技术构建多模块的辅助消化内镜诊断模型,测试2万余张图片,AI辅助肠息肉诊断模型准确度为93.6%,敏感度99.3%。此外,以AI辅助的胃癌风险内镜评分模型、EnOCT肠道内窥成像系统、内镜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程度评估等技术,能有效提升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检出率。

  除了对疾病的诊断,AI还能辅助制定内镜微创治疗策略。临床中,当医生发现早期食管癌并以内镜微创切除时,手术边界大一点还是小一点,深一点还是浅一点,不同年资、不同经验的医生判断可能不同,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大影响。许鸿志带领团队创新研发基于AI的早期食管癌ESD手术导航技术,帮助医生精准界定手术范围,让术者既不多切又切得干净。这一技术还可运用于学员培训,促进年轻医生快速提升内镜微创手术水平。

  如今,许鸿志一方面对接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高地,将AI辅助消化内镜技术做深做实,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八闽大地,先后与20余家县级医院建立帮扶共建协议。在AI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年轻医生从中受益,不断夯实内镜微创手术基础,造福广大百姓。

 

两机翼、四机舱 “飞机”开启新引擎

  当临床与教学、科研、管理的重任一股脑儿袭来时,许鸿志总是“忙到飞起”。每周一,他都面临这样的考验:

  上午半天是许鸿志的专家门诊,有时候排队的患者多了,他只能抽出午休时间加班给患者看病。中午随便扒两口饭,下午接着手术。他常常要马不停蹄地忙到下午5时,紧接着又进行雷打不动的消化内科科研教学。有一次,他下午连续碰上5台高难度的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十几公斤的铅衣,他连续穿了大半天。

  近期,许鸿志和团队开展的一项“福建首例”让大伙兴奋不已。50岁的蔡女士(化姓)因重症胰腺炎出现胰腺巨大囊性占位,生命危在旦夕。如果用传统的支架引流,则面临通道狭小、易堵塞甚至感染加重等难题。经多学科讨论,许鸿志带领团队创新采用特制双蘑菇头覆膜支架代替传统支架,通过膨大的双蘑菇头将胃壁和囊壁牢牢卡在一起,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实施微创手术成功引流,患者转危为安。这也成为福建首例超声内镜下经胃新型全覆膜自膨胀式双蘑菇头金属支架引流术。

  许鸿志把消化内科比作一架飞机,两个机翼分别是微生态和消化系统重大疾病、人工智能和消化内镜研发应用。飞机有四个机舱,分别是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炎症性肠病综合诊治、胆胰疾病综合诊治、肝病综合诊治。“如今,这架飞机正开启新引擎,飞向新高度。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希望联合更多的力量,一起推动消化道疾病的早诊早治,为群众带来更多的健康获得感。”许鸿志说。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

 

来源:健康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