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储白珊)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福建卫健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保健的“急难愁盼”,扎实推动医改攻坚新突破,使得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当前如何通过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闽红。
记者: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请您谈谈对行动的思考和体会。
杨闽红: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年初,省委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向全省上下发出了开局之年加油干的进军号角,以汇聚发展合力、激发创造活力、增添奋进动力,充分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对立足新阶段,推动包括卫生健康在内的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新的任务使命。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今年省两会对推进健康福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将其作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守护人民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需要以更加昂扬姿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省卫健委作为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的主管部门,积极响应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号召,及时制定了实施方案,将“争优、争先、争效”意识贯穿卫生健康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福建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包括对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强调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要求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这是我们“争优、争先、争效”的独特优势与宝贵资源。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工作,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着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福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居民主要健康指标、综合医改成效评估均位居全国前列,这为我们“争优、争先、争效”奠定了基础。但我省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医学人才仍然不足,群众看病就医还有不少堵点难点问题亟待破解,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与时俱进再“争优”;切实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守正创新勇“争先”;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务实有为力“争效”。通过“三争”活动开展,巩固提升卫生健康工作的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进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
记者:在推动“三争”行动落地见效方面,省卫健委如何结合具体工作实施该行动?
杨闽红:深学、敢为、实干,是有机统一的“一体三环”,体现干部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创新力与执行力,最终要以实践成果来检验“三争”行动成效。
在“深学争优”方面,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新思想、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通过感悟思想伟力来提升政治能力,深刻认知“两个确立”的重大历史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深学知行上花力气,通过科学理论指引,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党的建设,传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红医”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打造新时代“展仁德风范、护百姓健康”的福建“名片”。
在“敢为争先”方面,增强斗争意识,勇于面对风险挑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重点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牢牢把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机遇期和关键期,不断提升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进一步在夯实和强化“敢为人先”的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在赋能改革更大、更多的专业、科学和技术含金量上做文章,在统筹高质量需求、供给、保障以及治理上想办法,通过努力,力争持续保持福建医改的全国领先地位;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推动健康福建建设与乡村振兴、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等有机结合,助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创造性贯彻落实上奋力争先。
在“实干争效”方面,要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取得成效。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尤其是要多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地方去开展调研,切实将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工作、制定政策、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要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上取得实效。坚持需求导向,明确卫生健康工作重点难点任务清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对于如三明市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等试点任务,要努力变试点为亮点;对于分级诊疗等尚需探索突破的难点问题,要积极变难题为主题;对于医疗支撑与保障等改革路径明确、需要持续协同发力的关键环节,要努力变改革红利为百姓福利。总之,借力“三争”活动载体,踔厉奋发,全力完成好护佑人民健康的答卷。
记者:当前,福建医改正在从成功实践“三医”联动改革向“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新阶段迈进,请问福建将如何巩固提升医改成果?
杨闽红:新一轮医改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医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成功实践了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当前,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深化医改工作要致力于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注重医改的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建立完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医改成果。重点要突出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协同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加快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健全运营管理机制,助力大病重病在本省解决;加强市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和拓展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服务功能,力争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县解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解决;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发挥疾控机构的骨干作用,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探索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和同质化服务模式,促进连续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路径。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开展“无陪护”病房、家庭病床等试点,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二是协同完善公平普惠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水平,合理确定个人、单位和政府的责任;完善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机制,适当均衡地区间基金负担,提高农村地区医疗保障水平。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水平,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优化“互联网+”医疗、中医药等服务价格,健全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支持医学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推广。完善按病种、按疾病诊断分组(DRG)、按病种分值(DIP)等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基层门诊服务按人头付费,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
三是协同建立安全可靠的健康支撑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稳定可持续的卫生投入机制,落实财政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政策,强化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保障责任,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优化调整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坚持以需定招、以岗定教,提升人才培养培训质量;基层医务人员招聘标准和程序,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建立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形成“三医”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快打造“三医一张网”;推进分级诊疗信息平台、智慧医院等建设,推行预约诊疗、扫码就医、线上查询、远程医疗等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机构,深化闽台医疗保健、健康照护等合作,打造一批高端医疗园区,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