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你有“看牙拖延症”吗?

今天是全国爱牙日,提醒您口腔疾病要尽早治疗,以免对牙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 : 2023-09-20 08:17

  现代社会,许多人逃不出拖延症的怪圈,尤其是在看牙这件事上。看牙恐惧加上拖延成瘾,最后终于“收获”了一口烂牙。

  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记者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一些受访者拖延看牙而酿成“口腔惨剧”的经历:“几年前就有牙洞,没有太痛就一直拖着,直到忍无可忍,拖成牙龈发炎才去看医生。”“对看牙有害怕心理。最害怕的一次经历是拔智齿,医生用牙科专用的锤子,将横着长的智齿敲碎,当时整个脑袋都在震动,心理阴影面积无法丈量。”“因长期刷牙不认真,导致牙周情况糟糕,牙结石长到龈下,牙龈萎缩,牙缝大、牙齿松动、出血肿痛。”……

  这些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一旦发现口腔问题,一定要尽早治疗,不要因为拖延而导致问题加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

 

看牙拖延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口腔问题越拖越严重”,这些道理都懂,但还是挡不住患有“看牙拖延症”的大多数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副主任医师雷丽珊解释道,“看牙拖延症”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推迟或逃避接受牙齿治疗的现象。例如,患者可能会担心疼痛、费用以及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或对诊疗产生焦虑感等。

  雷丽珊告诉记者,她近日就接诊了几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的口腔患者,27岁的媒体工作者小张便是其中一位,一年前刷牙时经常感到刺激疼痛,可他并未重视这一现象。疼痛加重时,他只是尽量避免吃冷热食物并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来缓解,没有及时寻求口腔医生的帮助。上个月,剧烈的牙痛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终于决定前往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张的一颗牙齿患有严重的蛀牙,已累及牙神经,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如果小张早点来就诊,不仅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和费用,还能避免承受更多的痛苦。

  除了年轻人,害怕看牙的中老年群体也有很多。例如,有些人因为长期害怕看牙而缺失了两颗牙齿长达十年之久。当他们下决心要种植牙齿时,医生却发现他们长期缺牙导致牙槽骨严重吸收,同时旁边牙齿也出现了移位现象,这大大增加了种植牙的难度、时间和费用。

  此外,牙齿敏感、疼痛、牙不齐、牙缺失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缺牙区的牙槽骨吸收会导致面容塌陷,使人变得憔悴苍老。

  雷丽珊提醒,口腔疾病拖延不治,可能给牙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未经治疗的口腔感染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

 

看牙恐惧

去见牙医的路十分艰难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找口腔医生的路十分艰难。在面对口腔医生时,他们的恐惧心理表现为深度的压力和焦虑。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这种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牙医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以及对结果的恐惧。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30%~40%的成年人害怕口腔治疗,而儿童的比例则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宁德市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周俊香认为,对看牙的恐惧心理大多起源于初次看牙的不良体验,如疼痛难忍、牙钻的刺耳声响等,最后演变成深深的恐惧并不断放大。

  要克服这种恐惧,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患者可以尝试一些心理调节方法,比如在接受治疗前先与口腔医生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自己的恐惧感,请医生给予必要的安慰和解释,并制定治疗方案。建议先试着做一些比较轻微的治疗措施,逐渐减轻恐惧心理。此外,如果可能的话,选择自己熟悉的口腔医生进行治疗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找一位可靠的人陪同,手里握着毛绒玩具或者抱枕,以此增加安全感,减轻焦虑。

 

如何解决“看牙拖延症”

收好这些策略和建议

  雷丽珊建议,若想解决“看牙拖延症”,必须定期预约口腔检查,可每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设定固定的预约,确保自己遵循治疗计划;学习口腔健康知识,多渠道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未经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设定明确的口腔健康目标,例如改善口气、减少牙菌斑、保持牙齿洁白等,每完成一个阶段性目标时,可以给自己设定奖励,提高治疗的积极性;选择一位能够与你建立信任和良好沟通的口腔医生,治疗前,先了解不同的治疗选项以及治疗的具体步骤,缓解忧虑和紧张。

  (福建卫生报记者 张帅)

  

  来源:福建日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