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2013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来源: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时间 : 2014-04-01 08:00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抓改革,促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取得了新的成效。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卫生计生工作绩效指标总体有明显进步。

    一、机构改革稳妥有序推进

    组建省卫生计生委是省政府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委自去年12月4日挂牌组建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注重统筹协调,推进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科学谋划“三定”方案和机构设置,加强了体制改革、规划信息、行业监管、宣传倡导和综合监督等职能;强化了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家庭发展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职能;设立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医院管理局;配合做好餐饮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职责划转工作。目前省级层面机构改革正稳步顺利实施,干部职工思想稳定、人心安定,各项工作有序衔接、融合。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厦门市作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联系点城市,取消药品加成,加大政府对基建设备、重点专科投入;石狮市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综合改革;三明市先行先试在市县全面实施“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96.1%的村卫生所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47个县(市、区)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福州市建立了专科协作、技术帮扶的医疗联合体,推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新农合参合人数达2492.06万人,参合率99.9%,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大病补充补偿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0-28万元,全面开展21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终末期肾病、唇腭裂贫困患者可获免费救治。

    三、计生改革扎实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尤权书记关于计生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遏制“三高”为重点,对2013年考核评估方案进行改革。积极做好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各项准备工作,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向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推进计生便民办证,精简办证材料,简化办证程序,缩短再生育审批时间,试行网上办证和预约办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计生流动人口信息与公安暂住人口信息的实时共享,开展流动人口网上便民服务试点,推行电子婚育证明。不断创新宣传倡导方式,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及“情系国策—感动计生十佳母亲”评选活动。各地也积极推进计生改革创新,漳州市在主要媒体开辟“县委书记谈三高”专栏,泉州市实施计生依法行政“五大工程”。

    四、计生服务管理不断深化

    根据计生报表统计,2013年,全省出生人口51.8万人,出生率14.2‰,自然增长率7.4‰,政策符合率85%;综合评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计生“国优”单位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比例达到6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力度,全年查处“两非”案件1891例,处理涉案人员988人。厦门市破获了全省首例“两非”验血案。注重改善计生家庭民生,深入开展“生育文明•幸福家庭”5项促进行动,联合11个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工作的意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属于低保家庭的提高到800元,并从养老、医疗等18个方面进行综合帮扶。各级加大计生事业经费投入,全省人均财政投入达92.6元。成立省人口福利基金会,关怀救助计生困难家庭。扎实抓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3.72%,在国家质量评估中优秀率达100%。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推进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晋江市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十同”优质服务活动,在全省示范推广。

    五、中医药特色进一步显现

    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评定6家三级、31家二级中医医院;7个专科列入国家中医专业临床重点专科,12个专科列入国家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新增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3名,评选首批省级名中医33名,选拔培养省级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7名;增加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个。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加强急诊科标准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立省级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中心。调整实施省级54项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福州市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有关政策。

    六、公共卫生保障有序有力

    疾病防控态势总体平稳。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持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9年无白喉病例发生,手足口病等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各类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艾滋病、肺结核病等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推进慢性病防治工作,创建5个省级慢病示范县。推进爱国卫生工作,新增3个国家级卫生县城。卫生应急工作扎实开展。认真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和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快速有序有效,圆满完成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任务。调整充实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并出台管理办法,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妇幼卫生工作有序推进。新生儿救护网络、儿童医疗救治体系、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逐步健全,孕产妇、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得到强化,孕产妇死亡率16.2/10万、婴儿死亡率6.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74‰,均同比下降。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3313.3万份、建档率88.4%;开展老年人体检和孕产妇、0-6岁儿童保健服务907.75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到44.1%、23.3%。

    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13年各级财政医改投入达194.28亿元。继续将“扩大全省医疗资源建设”等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加强儿科产科、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康复等薄弱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布局,全年新增医疗机构床位16977张,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数的2.02倍;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达到15.61万张,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为4.14张。社会资本办医力度加大,在建医疗机构21家,床位5344张。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配备儿科医疗设备,为县级急救机构配置急救车和配套车载设备,安排37所三级医院与72所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训全科医师520名,定向培养本土医学人才505名,招聘培养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学本专科毕业生199名;选派资助国内外访问学者54名;落实高层次卫生人才项目,组织选派18名医院管理人员赴外培训。启动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培育医学科研骨干。有40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得2013年省科学技术奖。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全省范围实现就诊一卡通和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慢性病信息管理子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全面升级改造全省集中管理的免疫规划子系统。实施村卫生所信息化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全覆盖。莆田市建立了区域卫生信息专网,实现“活档运用”。便民惠民措施有效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深入开展,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预约诊疗、节假日门诊和优质护理服务,13所医院试点开展规范护工管理,27所三级医院实现40项临床检验结果、55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网络互认。“平安医院”创建进一步深化。医患纠纷调解成功率89.46%;南平、福州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分别被评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八、监督执法全面加强

    依法开展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工作。清理、取消、下放5项卫生审批项目。认真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工作,在48个县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3%和106.07%。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饮用水、公共场所、传染病防治等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企业11.55万户次,立案查处3023件。开展核电站周边食品与饮用水放射性物质监测。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覆盖所有县(市、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联合公安等5部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取缔无证行医943户次,查处医疗、计生机构违法违规行为274件。联合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联合督查;开展计生依法行政专项督查,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拐工作;落实领导接访下访、矛盾排查化解、督导检查等制度;对违反政策生育行为严格追究责任。全年处理计生信访事项9677件,同比减少22.3%,未发生集体上访事件和违法行政恶性案件。

    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把学习教育贯彻活动始终,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八个一”挂点结对、“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执行力提高年”、“心连心手牵手‘六送’行动”、评选“最美医生”等活动。广泛征求意见,聚焦卫生计生领域“四风”问题,确定9个方面专项整治任务,做到立行立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认真贯彻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公布我省第六批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8家企业名单。修订和完善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工作规则等10项制度。党建“三级联创”及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援外医疗和对口支援、新闻宣传、机关效能、离退休干部、干部保健、安全生产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