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闽中医名科榜】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泉州中医界的“最强大脑”

来源:中医药管理处 发布时间 : 2024-03-05 15:18

                栏目简介

“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是拉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四驾马车。福建有一批中医重点专科,综合实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赖。由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指导,福建卫生报开设“闽中医名科榜”专栏,全景扫描我省12个重点专科的特色与优势,带大家领略中医魅力、国粹风采,同时方便各地群众寻医问诊。

在泉州中医界,有个名副其实的“最强大脑”,善用中医的办法解决脑病。它就是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原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中风科)。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是国家级名老中医郭鹏琪开创的福建省首个中医心脑血管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本期闽中医名科榜,我们一起走进泉州中医界的“最强大脑”。

 

 

▲专科风采
在中医药文化名城“生根发芽”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泉州已有大船来往于南海之间,宋元时期,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对外贸易中心。随着潮起潮退,船只进港出港,福建中医药的海外影响力得到促进,全国中药材品种得以丰富。

在这个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名城,70年前,八名中医大夫一起成立了泉州市中医联合诊所,齐声高喊出:“前进吧,让我们永远为中医事业而奋斗!”

 

▲1953年,八名中医大夫成立泉州市中医联合诊所,是泉州市中医院的起点

光阴飞逝,中医联合诊所早已发展成为泉州市中医院,行医地点也从诊所迁至鲤城区笋江路新院区的大楼内。但是,一代代中医齐心发展壮大中医事业的初心不改。泉州市中医院最早一批建设的科室——脑病科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时常可见郭鹏琪、刘德桓、许真真、郭伟聪、庄增辉、郭明玉四代医生同时坐诊的景象。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四代医生讨论病案

代代中医的不懈努力,让当地群众更加相信中医、热爱中医。凡有沉疴痼疾要找医生,当地百姓会脱口而出:“到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现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找姓郭的主任。”

 

老辈人口中的“姓郭的主任”是郭鹏琪。1965年,郭鹏琪到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鉴于当地中风病人多,且死亡率高,他以中风病为突破点,用中药和针灸救治了不少这类病人。

1965年下半年的一天半夜,郭鹏琪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菲律宾华侨,他半夜突发脑出血,紧急送到泉州。接诊时,老人已昏迷。抢救了好几天,终于醒来。可是老人已出现瘫痪,郭鹏琪用针灸治疗,一个月后,老人的手脚慢慢恢复如常。

查阅资料发现,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国内媒体、菲律宾媒体争相报道。

“当时中医科150张床位,多数是脑血管病的病人,不管再重的病人,我们都收。我认为,一定要改变当下的局面,中医要生根发芽。临床实践证明,用中医的办法是能够治疗急危重症的。”郭鹏琪说。

郭鹏琪用了一年时间,改变了原先中医科像个疗养院,只收慢性病人,病人一住就是两三年的窘境。

1966年,我省成立了中风研究组,郭鹏琪担任组长,总结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对于中风病人,抢救要快,越早介入越好,预判病情发展程度,抢在症状出现前下药,及早阻断。”郭鹏琪讲到,脑出血、脑梗病人送医及时的,可以抢在血块凝成之前用中药治疗,能够熄风化痰通络,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面对半昏迷的病人,按照完全昏迷的处理,可以避免病人发生失语的后遗症。

对于顽固性脑瘫病人,起初怎么用药都不见效,用普通的针也不起效。郭鹏琪潜心研究,于1970年研发了比0.35毫米的针灸医用针粗10倍的针。

郭鹏琪很自豪地说:“一针下去就见效了。有些治好的,还能再活几十年。”他将此针命名为“七〇毫针”,治中风顽瘫和埋针治剧痛。

如今,郭鹏琪91岁高龄,仍每天坐诊。他的病人除了当地人,也常有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

 

▲国家级名老中医郭鹏琪坐诊

日前,新加坡华侨林先生特意回到泉州找郭鹏琪,请他看看多年前的中风有没有复发的隐患。

“给他看过,他说没事,我才放心出国工作。”林先生说。
                         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专科发展的“红宝书”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起点高、建科时间长,是泉州市中医院最早一批建设的科室,最早萌芽于泉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1966年,从中细分出中风科,是我省第一个心脑血管重点专科。从2012年起,脑病科设有两个病区,开放90余张床位,在省内同专科中规模较大。

建科57年,从当地人口口相传的“姓郭的医生能治脑中风”,到如今对泉州市脑病科治疗脑病的疗效有口皆碑,引得区域外患者纷纷慕名而来。这背后是一代代中医对济世救人、弘扬国医的传承。

“如果不传承,中医就会被蚕食。而中医的传承发展,最重要的是临床实践,多实践,傻瓜也能练成精英。”郭鹏琪说得很坚决,做得很坚定。

1970年,40多岁的郭鹏琪带着刚从院校毕业的许真真、刘德桓发展心脑科。在他的指导下,许真真、刘德桓掌握了中风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方法和基本用药,病人数翻倍。

 

后续的近20年里,刘德桓与许真真成长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同时也成为专科的中流砥柱,让专科发展更进一步。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泉州市中医院原院长、福建省名中医刘德桓坐诊

经历了四代人,老带新的习惯延续下来了。

1988年,郭鹏琪的儿子郭伟聪大学毕业,在两代老中医的带领下,郭伟聪逐步成长起来,担任脑病科主任。

郭伟聪告诉记者,他到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上的“第一课”就是医疗安全。

“疗效好,零事故,病人才会信任。”郭伟聪一再强调,专科的发展,靠日常规范管理、规范行医一点一点累积起来。

郭伟聪向记者展示了专科的“红宝书”——一个一个厚厚的文件盒里,是四代人一步一个脚印实践出来的临床经验。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郭伟聪翻阅专科优势病种病历

如今,专科开展了中风病和眩晕临床路径管理、中风病单病种质控管理,并总结出中医药在治疗脑病的核心能力,在于中风病恢复期、慢性期、后遗症期的救治,尤其在于中风病后遗症期,中医药可以促进肢体瘫痪的恢复,改善肢体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一组组数据也直观地说明了这个老牌科室仍在不断发展,成为泉州中医界的“最强大脑”:现年门诊病人达7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人以上,门诊量、出院病人数均高于本区域中医类三级医院同专科水平。

2020~2022年,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疑难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6%以上,其中中医参与率100%;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急性期)、眩晕、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等优势病种的中医治疗率达到100%。

对于中医传承,郭伟聪说:“在中医院,老一辈积淀的学术思想是丢不掉的,会一直延续下去。每救治一个病人,都是对老一辈精华的传承、汲取、应用。”

说到专科的发展,不论是郭鹏琪、刘德桓、许真真,还是郭伟聪都很放心。他们的底气在于过往57年的积累,更在于人才梯队的完备。

正如郭伟聪所说,“团队里有老中青三代,各职级力量均衡。接下来的希望在年轻一代,他们经过规范化培训,视野更开阔,技术更全面,很多疑难重症都能承担起来。”

 

(邓剑云)

专科实力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国家“十二五”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1年加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建立的中国卒中地图,成为卒中救治网络单位。

专科不断总结临床,研制出“中风康复丸”、“中风再造丸”、“参七粉”、“健脑合剂”、“中风病系列处方”等专科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专科科研成果丰硕,已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30余个,多项成果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专科实力

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重点专科,国家“十二五”中医脑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21年加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建立的中国卒中地图,成为卒中救治网络单位。

专科不断总结临床,研制出“中风康复丸”、“中风再造丸”、“参七粉”、“健脑合剂”、“中风病系列处方”等专科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专科科研成果丰硕,已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课题30余个,多项成果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内容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链接:

第一期:【闽中医名科榜】宁德市中医院康复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第二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七十载“淘金”路

第三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王牌”医生聚集,专啃“消化不好”的难题

第四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科:一推一拿间,彰显中医治未病魅力

第五期:【闽中医名科榜】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中医护卫耳鼻喉,特色鲜明、法宝多

第六期:【闽中医名科榜】南平市人民医院妇科:大山里的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区域外就诊率达45%

第七期:【闽中医名科榜】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打开一扇窗 做好传承 让中医护理的内蕴香飘“墙内外”

第八期:【闽中医名科榜】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泉州中医界的“最强大脑”

第九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州市中医院神志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头等大事”

第十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小儿骨科:中西医结合,传承与创新治疗儿童骨科疾患

第十一期:【闽中医名科榜】厦门市中医院儿科:年门急诊量最高达24.5万人次!业内“黑马”用实力圈粉

第十二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扶正祛邪、减毒增效,让肿瘤病人“更舒服”地生活下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