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王牌”医生聚集,专啃“消化不好”的难题

来源:中医药管理处 发布时间 : 2024-03-05 11:21

 

 

                栏目简介

“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是拉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四驾马车。福建有一批中医重点专科,综合实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赖。由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指导,福建卫生报开设“闽中医名科榜”专栏,全景扫描我省12个重点专科的特色与优势,带大家领略中医魅力、国粹风采,同时方便各地群众寻医问诊。

多数人对中医有一个刻板的印象,认为看中医就要找老中医。

对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院”)脾胃科,无论是国医大师或是年轻医生,口碑都极好,每每放号就抢空,省内外、海内外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王牌”医生聚集

小王遇上大王,就是王炸。

这是一个“王牌”医生聚集的科室。

国医大师杨春波、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慢性便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柯晓、福建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王文荣、福建省中医药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付肖岩、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海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云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黄铭涵……

25名医生,年均门诊量逾11万人次;98张床位,年收治患者2000余人次;内镜检查及治疗近3万人次/年。这组数据直观地说明了,群众对于这个有着30年沉淀的国家级重点专科的信任。

福建多湿多热,湿热易犯脾胃,脾胃病患者较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杨春波教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突破口,结合临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的调查,首先提出,中医可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痞”。这一创新性的认识被广泛接受,且被《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采用,也为中医从传统的“痞满证”中找到治疗本病的中医标准和治疗方药。

 

▲杨春波教授为患者看诊

同时,他依据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上“虚实相兼”的特点,将该病分为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种主要证型,并指出“益肾”在治疗本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配方胃炎Ⅰ号、胃炎Ⅱ号在临床上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1993年,省二院脾胃科创建后,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关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调查和现代研究。

对于脾胃湿热的中医证型,过去,要么从整理文献中获得,要么是专家拟定的,还缺乏临床实践基础。杨春波团队搜集分析了来自福建省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的400个典型案例,发现“脾胃湿热证”的涉及面远比传统认知的更宽。除了影响消化系统外,它还与循环、血液、神经系统等11个系统、72种疾病相关联。他们创新研究了脾胃湿热理论,研究成果被广泛引用。后来,杨春波提出的脾胃湿热辨证标准,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采纳。

专啃“消化不好”难题

到目前为止,慢性萎缩性胃炎仍是难治性的脾胃病。溃疡性结肠炎也是西医比较难治的病,复发率高。省二脾胃科逐一攻关,提出大肠湿热是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基本中医证型,采用清热化湿为主进行治疗,并创灌肠Ⅰ号、灌肠Ⅱ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师承,要承袭老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要学习中医特有的诊疗方式,更要学习和掌握老中医的一些独门绝技,要有一些看家本领。”杨春波对师承的三重要义,是专科发展的基石。

 

▲杨春波教授带领团队查房

2010年开始,省二院脾胃科专科负责人、福建省脾胃医学中心主任柯晓将专科发展的突破点放在难治性便秘。

陈大妈是一名长期便秘患者,平时排便就像挤牙膏一样,非常费力,全靠泻药灌肠,不用泻药的话,半个月都拉不出大便。后来,甚至完全没有了自主排便的感觉,辗转多家医院,中药、西药都吃了个遍,仍没有明显改善。

经详询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后,柯晓明确诊断其为混合型便秘。通过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后,陈大妈的症状明显改善,每天都可顺利排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通常,求诊于省二院脾胃专科的,多数是像陈大妈这样的难治性便秘或顽固性便秘患者。因为没有针对病因进行规范化治疗,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2014年起,专科开始对顽固性便秘展开深入的临床研究。

“关于中医药治疗便秘,《黄帝内经》就有记载,有难能可贵的优势与特色。”柯晓说,“对于便秘的诊治,首先要找到便秘的原因,除了认识到中医的病因外,还要结合现代检查手段找出西医的病因,并坚持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治疗,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专科不仅拥有了全省最先进、最完善的便秘诊断技术和设备,而且在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难治性便秘、胆石症等危重、疑难疾病的治疗上,整合肛肠科、普外科、精神心理科、影像科、超声科等科室,构建了福建省首个便秘多学科诊疗团队。

在省二院门诊楼,脾胃科门诊的对门是肛肠科,隔壁则是普外科。外科与内科放在同一个诊疗区域,这在分科明晰的三甲医院是很少见的。

而这正体现了他们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创新之处。

“我们开展‘难治性便秘多学科联合诊治’和‘便秘诊治联合门诊’两种便秘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除了面对住院的难治性便秘患者,还可以在门诊随时应病情需要开展。”柯晓介绍,因此,专科还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模式创新第二批试点单位。

同时,这一设计也体现了柯晓对专科专病的要求。他认为,作为三甲医院的国家级重点专科,要在业内起到引领作用,要集中力量提高专病,特别是难治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如今,在杨春波、柯晓的带领下,脾胃病专科已经形成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难治性便秘三个稳定的方向。

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便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的单位,团队还执笔撰写最新的全国中西医结合便秘行业标准——《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参与国家药监局《中药新药用于慢性便秘临床设计指导原则》的制定。

在国医大师工作室,墙上挂的一排排金灿灿的牌子中,有一块是“福建省中医脾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柯晓介绍,这在省内是唯一,代表着专科的科研力量。

据了解,省二脾胃科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等50余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专科实力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有福建省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福建省中医脾胃医学中心,福建省中医脾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中医重点脾胃实验室。

专科现有医生25名,护士48名,其中国医大师1名,高级职称人员12名,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19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8名。

专科先后创制的清化饮、清化肠饮、十香止痛贴、七味消胀贴、利胆排石合剂、胃血宁合剂、益胃宁胶囊、健脾清化散瘀饮等10种院内制剂,对于长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胃肠病、慢性肝胆胰腺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

(邓剑云 雪松)

 

                                                               (内容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链接:

第一期:【闽中医名科榜】宁德市中医院康复科:“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第二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人民医院眼科:七十载“淘金”路

第三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王牌”医生聚集,专啃“消化不好”的难题

第四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推拿科:一推一拿间,彰显中医治未病魅力

第五期:【闽中医名科榜】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中医护卫耳鼻喉,特色鲜明、法宝多

第六期:【闽中医名科榜】南平市人民医院妇科:大山里的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区域外就诊率达45%

第七期:【闽中医名科榜】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打开一扇窗 做好传承 让中医护理的内蕴香飘“墙内外”

第八期:【闽中医名科榜】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泉州中医界的“最强大脑”

第九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州市中医院神志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头等大事”

第十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小儿骨科:中西医结合,传承与创新治疗儿童骨科疾患

第十一期:【闽中医名科榜】厦门市中医院儿科:年门急诊量最高达24.5万人次!业内“黑马”用实力圈粉

第十二期:【闽中医名科榜】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扶正祛邪、减毒增效,让肿瘤病人“更舒服”地生活下去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