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评论员)福建省三明市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就是要赋予县域医共体自主权,突破瓶颈以实现“一家人”“一条心”“一本账”。作为全国医改先锋,三明医改已迈入更高层次,也为全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从试点转入全面推进提供了改革样板。
三明此次改革,直面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的现实问题,动真格的、敢碰硬。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经过几年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试点经验表明,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在于“紧密”,在于人、财、物、事、绩、管高度统一,从而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让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提供高质量服务。
但这并非易事。比如,“紧密”意味着县域医共体可根据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自主管理人员流动,这就必然涉及人员身份的转变。人员在不同机构、不同岗位间的流动、转换,事关待遇保障,牵扯面广,如果解决不好,“紧密”就可能流于形式,制约改革走深走实。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层面已有相关政策。《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三明此次改革深刻领会国家精神,结合实际,大胆突破。这提示,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但不能遇到矛盾和问题就绕着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而是要敢于探索、勇于突破。
三明此次改革,是基于对既有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
改革是除旧布新,需在经验中深化认识,在认识中完善实践,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步稳。2017年,三明印发《关于开展总医院组建工作的意见》,成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12个总医院(医共体)。6年来,三明在县域医共体的“紧密”上进行了大量探索。比如,将编制人头费、公共卫生服务费、药品零差率补助、基本医保基金人头费等统一拨给县域医共体调配。
三明能在此时深化县域医共体人员管理,正是以对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基础的。比如,三明此次对总医院(医共体)内编制的自主统筹调剂,以及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人员交流的条件等进行了详尽规定。这就打通了人员编制规范统筹使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改变基层招聘人才难的现状等,注入了活力。
三明此次改革,得益于相关部门解放思想、协同联动。
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在编制管理、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基本医保基金结余留用等方面,离不开相关部门解放思想、共同支持。
三明此次改革由三明市4部门联合发文,共识共为。比如,三明提出,编制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基层编制总量;财政部门改变原有按实有人数核拨人员经费的做法,按照基层核定编制总数给予人员经费保障,进一步明确财政“托底”职责。
由以上观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县域健康保障生态转变,有赖于各县(市、区)拿出决心和实际举措,让县域医共体真正成为辖区健康管护主体,从而真正做到以健康为中心,实现价值医保、价值医疗、价值医药,发挥医疗卫生资源的最大健康效益,为全民提供基本健康保障。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
地址:福州市鼓屏路61号邮编:350003总访问量:
主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