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处室信息 >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处(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 爱国卫生工作
今年4月是第34个爱国卫生月。近日,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34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
今年还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以此为契机,本报采访到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就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历程、突出成就,号召群众养成并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筑牢疫情常态化防控社会大防线等进行了畅谈。
问:第34个爱国卫生月的主题延续了去年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这背后有怎样的深意? 答:去年,全国爱卫会、中央文明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并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作为第33个爱国卫生月的主题。今年,第34个爱国卫生月仍然以“文明健康,绿色环保”作为爱国卫生月主题,联合部署开展活动,目的在于持续推进各地开展好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第34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主要是在去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将各项工作深化:
一是深化科普活动,让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加大对爱国卫生月主题的科普力度,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为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营造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实践活动,让低碳环保生活走进千家万户。依托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持续开展主题活动。
三是持续共建活动,让绿色家园环境更加整洁靓丽。进一步广泛动员群众,有针对性地对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为疫情防控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四是开展主题活动,全面展示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伟大成就。以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70周年主题活动,系统回顾各时期开展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活动和取得的成效,加强宣传和典型报道,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
问:回顾历史,我国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时期开展了哪些特色工作?
答: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很差,群众中不卫生习惯普遍存在,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1952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同年3月,中共中央、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同年12月更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周恩来总理担任第一任主任。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发动群众,以除“四害”、讲卫生、整治环境为重点,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有效控制了鼠疫等急性传染病流行,大幅改善了群众健康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被写入宪法,确立了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律地位。各地深入推进“两管五改”工作,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人民文明卫生素质得到提升。
20世纪90年代,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启动卫生城镇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国家卫生城镇,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进入21世纪,各地区开展了“三讲一树”活动,以农村为重点推进“三清三改”环境整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救灾防病行动,有效防控非典型肺炎、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确保了重大自然灾害“大灾之后无大疫”,保障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顺利开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爱国卫生工作以健康城镇建设、卫生城镇创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厕所革命”等为载体,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了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问:2022年是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7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答:自1952年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70年来,我国爱国卫生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以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全民族文明卫生素质等为重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国家卫生城市比例达到5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传染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有效降低了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寨卡病毒病、黄热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在SARS、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社会群防群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爱国卫生运动在1998年洪灾、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灾后防疫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的保障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人群健康状况大幅改善。
四是爱国卫生运动影响力不断扩大。爱国卫生运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也为经济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为国际社会称赞。世界卫生组织先后授予中国政府“健康(卫生)城市特别奖”和“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给予了“远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成为全球口号之前,中国就已经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践行着这一原则”的高度评价。
问:如何守正创新,让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焕发勃勃生机?
答: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要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了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丰富内涵和有效路径,为创新发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在工作内容上,要努力实现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工作内容的转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是简单的打扫卫生,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突出源头治理,更多地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步构建健康细胞、健康乡镇、健康县区、健康城市的全链条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体系,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各级爱国卫生组织建设,健全爱国卫生工作机构网络和人员队伍,提升爱国卫生工作能力,加强信息化、数据化管理,加快实现爱国卫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管理,不断提升爱国卫生工作质量和服务管理水平。
三是在动员方法上,要实现从运动化向常态化社会动员的转变。加快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工作融合,推动形成自上而下行政动员与自下而上主动参与结合、平战结合的群众动员机制。推进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能力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更好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问: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群体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如何,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又应如何践行健康生活理念并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
答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青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将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表明,15-2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为27.43%,25-34岁组为31.68%。这两个年龄组数据虽然高于其他年龄组,但整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青年人熬夜、吸烟、不良饮食习惯、肥胖超重等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都会引发健康问题,所以说,进一步提高青年群体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培养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希望广大青年能够积极投身于爱国卫生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锻炼健康的身体,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一是立足自身,主动参与。既要从自身卫生做起,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育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要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周边公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积极参与各级团组织、社区、学校、单位等组织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志愿活动等。
二是善学会用,带动他人。青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健康观念和行为影响社会整体的健康观念和行为。希望广大青年充分发挥影响力,在全社会带动卫生健康良好风尚。做生活中的卫生健康宣传者,传播科学的卫生健康知识,纠正身边的不良行为,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国卫生运动中来,在伟大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展现青春风采,履行青春使命,建设美丽家园,共享健康中国。